《当代中国伦理学》作者:李建华

 
  近些年,在中国伦理学界,“再写中国伦理学”、“做伦理学”、“建构中国伦理学”、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”等呼声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。环顾左右,确有不少文章出现,也有不少专题学术讨论会,但终未见“本子”,于是我们产生写一本“当代中国伦理学”的念头。这项工作,一是为了回应新时代对中国伦理学理论的特殊要求;二是回应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”的时代使命;三是尝试一种当代中国伦理学的新体系。于是,我们三人经过认真思考,反复讨论,由我先拿出提纲,根据各自的学术专长,分头写作。
 
  关于本书的结构和内容,还要做几点简要的说明。第一、本书还是按照规范伦理学的学术范式写作的,既体现了传统的“马克思主义伦理学”和中央“马工程”教材《伦理学》的风格,同时也尽可能体现“新时代”的特点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对“中国道路”、“中国经验”等在伦理学理论上有所体现。第二、本书在内容安排上是按照“专著”的写法,但又有“教材”体例的痕迹,并在规范体系建设上提出了“两个伦理原则”、“三大伦理理念”、“四个伦理道德规范”、“六大伦理建设”,最后以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”作为“落脚点”。第三、在本书完成之前,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还没有出台,许多内容已经无法吸收了,敬请理解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与公民道德规范体系之间如何统一,确实需要认真研究。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“个体要求”作为新时代伦理道德规范,也是加强这种统一的一种尝试,与公民道德建设的“五爱”要求并不矛盾。同时,我们把“一切以人民为中心”作为一条道德原则,其实是就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具体表达。第四、由于是合作性成果,每个人的知识结构、行文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,甚至可能在某些内容上还存在重复,尽管我在统稿时进行了修改与调整,但这些“毛病”还是存在,如果有机会重版,我们再进行修改。本书虽然有现实“应景”之嫌,但追求学理是我们的主要目标,至于理是否说通说透,深知还需努力,如能为“构建当代中国伦理学”提供一个“靶子”,也就心满意足了。
 
  本书各章的分工如下:李建华负责导论、第一章、第五章、第九章、第十五章的写作;周谨平负责第三章、第四章、第六章、第十章、第十二章写作;袁超负责第二章、第七章、第十一章、第十三章、第十四章写作。李建华负责统稿并对全书的学术观点负责。特别感谢责任编辑喻苗同志为本书付出的艰辛劳动!感谢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出版资助!

网站首页_2023    伦理学会会员频道    新著推介    《当代中国伦理学》作者:李建华